AG真人·(中国)官方网站

环保知识微学习(1) 《衡水市生态环境教育促进条例》解读来啦! | AG真人 - AG真人娱乐官网平台
成都AG真人平台官网有限公司
410-821-1307
13807152086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AG真人 - AG真人娱乐官网平台

地址: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高新区天府三街69号1栋7层701号
手机:13807152086

咨询热线410-821-1307

环保知识微学习(1) 《衡水市生态环境教育促进条例》解读来啦!

发布时间:2024-05-28 21:03:16人气:

  2019年11月29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了《衡水市生态环境教育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本条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省第一部关于生态环境教育的地方性法规,在全国设区市环境教育立法中也处于领先地位。该《条例》的实施将对推动环境教育,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AG平台真人 真人AG 平台官网

  生态环境教育的开展和普及是一项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增强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衡水市从2016年全国大气空气质量全国倒数第一,到2017年大气达标天数增长居全省第一,再到2018年退出全国后十,衡水市生态环境局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了政府引领、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探索了融媒体全面发声,全民总动员合力治污的宣传教育新举措,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虽然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教育已经逐步开展,但是距离生态环境教育的全民普及还有一定差距,实际工作中尚存在缺少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宣传教育手段创新突破不足,生态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强化生态环境教育,开展对领导决策者、企业管理者、社会执行者的全方位教育,成为我市生态环境工作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为提升全民生态环境法制素养,保护美丽环境,我市迫切需要制定一部有关生态环境教育的地方性法规,统一规范和推动环境教育工作,普及环境知识,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建立公正、高效的法律支撑。为此,衡水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制定该《条例》的动议,2018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将这个项目列入2019年的立法计划。由市生态环境局负责起草。起草过程中经过问卷调查、立法调研、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专家论证、代表听证,得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立法工作开展顺利。

  AG真人 AG平台

  立法的主要目的,AG平台真人 真人AG 平台官网就是运用法律的约束力和强制力,调动各类社会主体的积极性,落实相应责任,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公众参与的大环保格局,共同推进衡水市生态文明建设。

  (一)明确适用范围、定义和原则。规定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活动,适用本条例。生态环境教育,是指通过多种形式向公民普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知识,培养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技能。生态环境教育坚持统一规划、全民参与、分类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普及生态环境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公民有接受生态环境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二)规范政府责任,强化生态环境教育组织协调。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建立生态环境教育领导协调机制,统筹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教育工作,协调生态环境教育重大事项。同时,明确了保障措施:一是各级政府要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生态环境教育工作情况,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二是将生态环境教育工作列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内容,对政府履行责任情况进行监督。三是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AG平台真人 真人AG 平台官网并将经费开支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三)规定单位负责人的义务,提高领导者的环境意识。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国家机关领导干部,企业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第一时间了解生态环境新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好本机关、本单位生态环境工作,才能坚持并落实“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据此,在《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应当主动接受生态环境教育培训。”

  (四)明确主管部门,做好组织推动工作。规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是生态环境教育的主管部门,负责生态环境教育工作的组织、推动、监督和管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本市生态环境教育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下一年度计划于每年第四季度向社会公布,明确重点教育内容。同时,要为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做好建立平台、开发课程、编制教材、组织培训等相关工作,全力保障生态环境教育工作落地见效。

  (五)落实教育责任到乡镇,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教育工作。细化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居民委员会的工作重点和职责,利用社区、集市、文化馆等公共场所,开展经常性的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可以制定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公约,并组织实施。

  根据职能不同,有针对性地细化了教育、公务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司法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在生态环境教育工作方面的职责任务,并明确相关法律责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工作,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对学校生态环境教育进行考核、监督。公务员主管部门应当将生态环境教育内容纳入公务员初任培训和任职培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在组织职业技能培训时应当设置生态环境教育内容。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纳入普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结合工作特点负责对职工、青少年、妇女等群体进行生态环境教育。

  (六)结合民生民俗,划定农村环境教育的详细内容。虽然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教育已经逐步开展,但在农村教育仍很薄弱,尤其衡水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当前生态环境攻坚战的主战场设在农村,所以我们在立法中从民生、民俗的角度出发,对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规定,要求“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科技等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文明祭祀、秸秆禁烧、烟花禁放、清洁取暖等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技术和法律法规”。从制度上督促和加强对农村的生态环境教育宣传,并成为此条例的创新性的特点。

  (七)创建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在本行政区域内确定一个以上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定期向公众免费开放。鼓励、引导、支持植物园、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或者场所创建生态环境教育基地。

  (八)设定惩戒条款,强调企业环境教育的主体责任。针对企业管理者的环境意识差,管理不严造成企业污染的现象,在《条例》中专门设定了对排放污染物单位的负责人、环境保护管理人员以及防治污染设施运行管理部门的责任人的环境教育机制,规定排放污染物单位应当组织开展员工生态环境教育培训。重点排污单位每年应当组织员工接受不少于4学时的生态环境教育培训,并建立生态环境教育台帐,且台账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规定排放污染物单位的负责人、环境保护管理人员以及防治污染设施运行管理部门的责任人,每年应当接受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的生态环境教育培训。其中,重点排污单位的上述人员每年接受不得少于8学时的生态环境教育培训。并进一步明确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处罚的企业事业单位,其负责人以及相关责任人员,应当接受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部门组织的不少于8学时的生态环境教育培训。同时创定罚则,对拒不开展生态环境教育且拒不改正的单位,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拒不接受生态环境教育且拒不改正的企业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员,处以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以惩戒性制度推动企业管理发展理念的形成和提高,促进企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使软条例不“软”,执行起来有抓手,好操作。

  AG真人 AG平台

  (九)规定生态环境宣传周,集中强化生态环境宣传。为集中营造宣传生态环境的氛围,在《条例》中规定每年5月30日至6月5日为衡水市生态环境教育宣传周。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集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主题活动,将日常教育在宣传周中提升为专题教育,大规模、多角度、分层次地向公众宣传环保知识,传递生态环境理念,以提升全民整体的生态环境意识。





推荐资讯